嘉年华(进口)团购>>

挑衅大众小钢炮 嘉年华ST对比POLO GTI

  纠错  2014/5/4 16:27:00  纠错 推荐指数: ★★★   加入收藏

车内空间:嘉年华ST空间胜出,POLO GTI更实用

  作为运动小车,似乎空间并不是很重要,没有人会开一个嘉年华ST或者POLO GTI去经常的满载。不过仍然有必要对前后排空间,特别是座椅进行一番比较,因为这符合国人的购车心态和习惯。先来看看两车的外形尺寸,嘉年华ST长×宽 ×高分别为3975*1709*1495mm,轴距2489mm;而POLO GTI的长×宽×高分别为3970*1682*1462mm,轴距为2470mm。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嘉年华ST无论在哪方面车身数据都领先POLO GTI,不过这并不代表它的空间更有优势。

  Polo GTI的内饰可谓“足料”得多,仅仅取消了不常用的座椅加热功能。“格子布”运动座椅是GTI的一大特色,方向盘的造型与手感也十分出色,不过速度表上 280km/h的表底对于国产Polo GTI的1.4TSI单增压引擎来说未免过于遥远。嘉年华ST的座椅也不是普通货色,是Recaro代工的半桶椅。这款座椅的椅身十分厚实,如此一来反而会导致后排腿部空间更加局促。在整体上,嘉年华ST的内饰同Polo GTI相比,同普通版本车型的区别不大。

  虽然嘉年华ST拥有比POLO GTI更长的轴距,但两门设计无疑表露出这款车可不是直接用来作为普通家用或代步的目的,尽管其车门开口很大,但进入后排仍不轻松,需要放倒前排座椅椅背以及推动至最前面。就坐之后,180cm乘客腿部已经没有什么余量,所幸的是头部还有三指左右,短途搭载问题并不大。当然,嘉年华ST紧凑的车内空间不能 很好的容纳后排轻松坐下3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最多搭载4个成年人足可。

  四门结构让POLO GTI占有一定优势,先不说车内空间大小,至少后排乘客的上下车会更加方便。POLO GTI的后排空间比嘉年华ST略微局促一些,头部剩下不到两指,而腿部已经抵到了前排座椅靠背。其实POLO GTI车内空间与一般POLO并无两样,所以在空间实用性方面强于两门版本嘉年华ST应该是此番对比的最佳结论。

  行李厢方面,嘉年华ST尽管没有提供官方数据,但目测之下,无论是大小还是容积都要强于POLO GTI,同时也能通过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增加空间,不过全部放倒座椅之后,仍然无法形成一个较为平整的行李厢地板,实用性因此打了一些折扣。

  虽然POLO GTI日常行李厢不如嘉年华ST更大,但内部规整程度更高,放倒后排座椅后,其形成了一个较为平整的行李厢地版,容积也能扩展至952升,因此POLO GTI和嘉年华ST的行李厢对比来看,还是胜在了实用以及便利性等方面。

嘉年华ST对比POLO GTI

产品名称

1.6T 手动 三门两厢版 ST 2013款

1.4TSI GTI 2012款

驾驶员膝部气囊

-

前排侧气囊

驾驶位气囊

副驾驶位气囊

安全带未系警告提示

刹车防抱死系统(ABS)

驱动防滑系统(ASR)

电子稳定程序(ESP/ESC等)

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EBD/EBV)

电控辅助制动系统(EBA)

定速巡航(CCS)

-

倒车雷达

无钥匙启动系统

-

无钥匙身份识别

-

外后视镜加热

-

外后视镜电动折叠

-

玻璃防紫外线功能

-

感应雨刷

-

自动头灯

-

电动天窗

-

多功能方向盘

-

换挡拨片

-

温度分区控制

-

座椅外面材质

织物

真皮+织物

 

  作为两款售价不菲的运动小车,嘉年华ST和POLO GTI都提供了充分的主被动安全措施,包括前后排头部气囊、前排侧气囊以及ESP车身稳定系统,不同的是,嘉年华ST还提供了膝部安全气囊,相比在被动安全方面稍显全面。

  两车均提供了自动空调和空气过滤功能,不过细细对比而言,嘉年华ST具备双区独立控制,这将为前排正副驾驶提供更好的空调呵护,从而满足不同体质人士对于空调温度的需求。

  动力比较:嘉年华ST 1.6T优势明显,POLO GTI驾驶更轻松

嘉年华ST对比POLO GTI

产品名称

1.6T 手动 三门两厢版 ST 2013款

1.4TSI GTI 2012款

排量(ml)

1596

1390

气缸数

4

4

气缸排列形式

L

L

进气形式

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

缸体材料

全铝

铸铁

缸盖材料

全铝

全铝

燃油标号

97#

93#

燃油供给方式

缸内直喷

缸内直喷

最大功率转速(rpm)

5700

5000

最大扭矩转速(rpm)

1600-5000

1750-3500

最大功率(kw)

134

96

最大扭矩(n.m)

240

220

变速器形式

手动

DSG双离合

挡位数

6

7

前悬架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后悬架

扭力梁式拖曳臂悬架

半独立非驱动桥

驱动方式

前置前驱

前置前驱

转向助力类型

电动助力

电动助力

前制动器

通风盘式

通风盘式

后制动器

盘式

盘式

最高车速(km/h)

220

200

百公里加速时间(s)

6.9

-

前轮胎规格

205/40 R17

215/45 R16

后轮胎规格

205/40 R17

215/45 R16

轮毂材料

铝合金

铝合金

备胎规格

非全尺寸

非全尺寸

 

  海外版本的POLO GTI拥有1.4升双增压(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引擎助阵,180匹马力的它战斗力比起其200匹的大哥高尔夫GTI不遑多让。只可惜,国产之后的 Polo GTI弃用了这副180匹马力的心脏,改用了与高尔夫1.4T等车型上相同的1.4升TSI单增压引擎,输出方面立马就下降到131匹。除了国产版本车型 常规动作般的减配行为之外,国产Polo GTI无缘双增压也因为这副引擎在国内水土不服的情况实在明显,这从之前双增压版尚酷频繁的故障率便可知一二。

  机械增压用于中低转区域,涡轮增压用于中高转区域,大众的双增压引擎从理论上来看颇为完美,但另一边的福特嘉 年华ST则单单用一枚涡轮增压器便同样做到了180匹最大输出。当然理论上没有机械增压器在低转区域提供帮助,嘉年华ST在低转扭力上会稍有损失,不过相比来说,能够扛得住国内油品的摧残这可重要得多。而且,与国产版Polo GTI的131匹相比,进口版的嘉年华ST在马力上已经凌驾于其上,况且它的排气量为1.6升,也比Polo GTI要高,因此与国产Polo GTI对比,嘉年华ST无论峰值马力和低转扭力上均比Polo GTI优秀。

  在底盘方面,Polo GTI与普通的Polo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在于采用了调教更为运动的避震系统,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更加硬朗。但问题出于国产化,国产Polo GTI的避震系统由上海汇众重新设计制造,结果它的底盘高度一时之间上升到了SUV的级别。车辆重心升高对操控性带来的负面影响,相信已经不用再多说。

  相比之下,福特对于ST版本车型的底盘方面似乎更为花心思,从福克斯ST的底盘中我们已经发现它的前后悬挂设计、转向节(羊角)和前后防倾杆的设计与普通版福克斯均有不同之处,而特制的转向机更是令它的方向盘圈数只有1.8圈。而在嘉年华ST上,除了一套特别为其开发的避震系统之外,转向节的设计也进 行了修改,并且车身高度比普通版本降低了15mm。鉴于嘉年华的后悬挂为扭力梁,故ST版本的后悬挂并不会有什么改变,包括像福克斯ST那样改变了后防倾 杆的安装位置,扭力梁悬挂由于是半独立性质,因此并不需要防倾杆。

  总结:

  经过以上详细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嘉年华ST是有备而来,作为纯进口性能车型,它不仅带来了一台动力充沛的发动机,更在品质与驾驭方面胜过POLO GTI一筹。为了让自身特色更加分明,福特引入国内的嘉年华ST不但是极具个性的三门版本,并且只配备了6速手动变速箱。

  同比来看,POLO GTI虽然不失为一款性能车,但国产后的动力性能与做工都有一定的下降,这让不少喜欢原汁原味的车迷有所失望。好在上海大众给其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价,相对于嘉年华ST高出的2万多元售价而言,POLO GTI的配置不但更为平衡,同时也给了消费者一个更加实际的购买理由;如果对于高尔夫GTI的售价无法接受,那么在一个中配的紧凑车价位尝试一下性能小车感受也是一种很恰当的选择。

2013年7月10日

同价竞技场 对比嘉年华ST/C4L/新天籁
     性能与舒适之间似乎永远存在分歧,尤其是对于售价相对便宜的车型,这种矛盾就变得更为尖锐。本期同价竞技场为大家介绍的三款车型就是这样,刚刚上市嘉年华ST很轻松的成为同级别中的运动冠军,而天籁一直以舒适的空间见长,C4L则更为平均一些。 无论是车型定位,还是细分市场这三款车都完全不同,但相似的售价将它们聚到一起。进口嘉年华ST与东风雪铁龙C4L 1.6T自动劲弛版售价一分不差,同为18.59万元。而新天籁 2.0L舒适版售价为18.58万元,仅仅相差100元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关于市...查看全文>> 更多相关>>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